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18日 作者:致远尚升
24个月前,我怀着一颗既激动又忐忑的心踏上了日本考学这段“奇幻旅程”。
一路上跌跌撞撞、哭笑不得,失败的打击、老师的点拨、模拟面试时的囧态……
这些回忆如今想来,竟成了最珍贵的笑谈和动力。
踏上备考之路:从迷茫到明确目标
备考起步:一次次跌倒的历练
2023年4月,我正式来到日本,进入了致远塾进行线下备考。那时的我既充满期待,又有些不安。我的考试之路一开始便充满波折。
第一年,我抱着试水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日东转驹党的学校考试,希望积累一些实战经验。可惜,因准备不充分,考试结果并不理想,未能如愿合格。那段时间,我一度感到自信心受挫,对未来充满迷茫。
不过,正是在那次失败后,我遇到了许多给予我理性分析和真诚鼓励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没有指责我的失误,而是耐心分析问题所在,让我明白:备考之路本就充满坎坷,关键在于如何从每次失败中汲取经验,调整策略,重新出发。正是这番建议,帮助我重新振作,决心用更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接下来的备考中。
制定规划:从“大而化之”到精准定位
备考的这段时间,我逐渐发现自己对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有了更多的犹豫与纠结:究竟应该追求一个好专业,还是选择一所名校?
我本身有着去欧美读研、在东京周边发展的梦想,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开始认真调研各校的录取情况,仔细比对各个学科的报录比,最终我选择了报考日本大学生产工学部土木工学科。
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在多次与致远班主任老师交流、参考历年数据和面试经验后做出的理性决策。经过深思熟虑,我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并决定将备考重点放在如何充分展示我的入学意欲上。
✦
•
✦
筹备出愿材料:志望理由书与面试稿的修炼
材料准备:从不知所措到胸有成竹
备考过程中,除了各科目的知识储备外,出愿材料的准备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环节。对于我来说,最棘手的部分便是志望理由书和面试稿的撰写。
由于土木工学科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我在初稿中一度陷入迷茫,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来展示自己未来的规划和学术兴趣,整个面试稿显得空洞而没有亮点。
幸好,我的班主任和辅导老师给予了我及时的指导。老师们不断强调:志望理由书和面试稿不仅要反映出你对专业的兴趣,更要结合自身经历,展示你与未来研究方向的契合度。
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经历,结合实际情况,思考自己与土木工学领域之间的关联。特别是最近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我决定将“防灾抗震的建筑构造”作为我研究的方向,这不仅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相符,也使得我的面试稿内容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反复修改面试稿,不断完善每一个细节。每次模拟面试,我都会认真总结自己的不足,不断调整回答策略。通过这种不断练习与修正,我终于找到了自信与流畅表达之间的平衡点。
老师的帮助:细致入微的指导与鼓励
出愿过程中,学校和老师们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老师们不仅及时通知我准备出愿材料,还帮助我明确了最感兴趣的研究室方向。针对我面试稿中出现的错误,他们一一指出,并提供了许多历年面试经验作为参考。
每次模拟面试,老师们都会扮演面试官的角色,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你的家住哪里?”、“如果合格了打算住在哪里?”、“为什么选择土木工学科?”以及“最近有没有关注到什么灾害”等等。他们的提问既真实又贴近生活,让我在实际面试中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这些详细而具体的指导,不仅让我在备考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紧张的环境下保持平常心,冷静回答每一个问题。
✦
•
✦
面试现场:轻松氛围下的真情流露
面试经历:从紧张到自信的蜕变
终于,经过长达24个月的努力,我迎来了日本大学生产工学部土木学科的面试。面试当天,我提前到达会场,心中虽有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现场氛围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严肃,反而充满了亲切感。
面试官们大多面带微笑,他们先是认真听取我对志望理由的陈述,随后根据我选择的方向进行了轻度的深挖,提出了一些关于土木工程、防灾抗震以及个人规划的问题。
比如,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土木工学科?”时,我结合自己对自然灾害频发的认识以及家乡曾遭遇的地震经历,讲述了自己对安全建筑构造的热情与关注;而“家住哪里、合格后打算住哪里”这样看似日常的问题,也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整个面试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平常心,尽可能地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回想面试的整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面试并非单纯的知识问答,更是一次全方位展示个人素质与未来潜力的机会。只要你真诚回答、自然发挥,面试官是能够感受到你的热情与诚意的。
✦
•
✦
分阶段备考:跌跌撞撞中不断进步
第一阶段:高期望与初试锋芒
我的备考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虽然知识储备还不够扎实,但依然充满激情地投入每一堂课和每一次模拟考试。
那时的我,虽然看似信心满满,但由于眼高手低,许多细节问题未能得到及时修正。第一次考试的失利,正是对我过于理想化准备的一次警醒。
第二阶段:自律调整与沉稳进步
经历了初试的失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面对挫折,我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逐步调整了自己的备考策略。
首先,我严格按照老师建议,确保每一堂课的出勤率,并认真做好每一份复习笔记;其次,在面试稿的准备上,我更注重自我反思,积极预约模拟面试,反复修改不尽如人意的部分。正是这种自律与不断改进的精神,让我逐渐从最初的迷茫走向了沉稳与自信。
这种调整不仅仅体现在学习计划上,更体现在心态的转变上。面对不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我学会了不急不躁,理性分析问题,并相信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未来成功的垫脚石。
✦
•
✦
备考心得:坚持、调整与不断进步
回顾这24个月的备考历程,有太多的感悟和心得想与大家分享:
1.坚持到底
在备考的道路上,坚持是最重要的品质。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每一次失利都是下一次成功的伏笔,只要你肯坚持,总有一天会迎来曙光。
2.积极调整
备考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正是这种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让我从最初的迷茫走向了明确的目标。
3.模拟面试的重要性
面试不仅考查你的知识储备,更考验你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通过多次模拟面试,我逐渐克服了紧张情绪,学会了如何自然地回答各种问题。每一次模拟面试都像是一面镜子,帮助我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改进。
4.明确目标与方向
在备考初期,我曾因专业选择而困惑不已。经过反复思考和老师的指导,我最终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土木工学中的防灾抗震研究。这个目标不仅让我在准备面试稿时更加有的放矢,也让我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学习目标。
5.保持平常心
面试当天,我时刻提醒自己:放松、自然、真实。正是这种平常心,让我在面对面试官时不再紧张,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未来规划。记住,面试官更看重的是你的诚意和对未来的规划,而非一味的标准答案。
✦
•
✦
面对未来:给后续备考同学的几点建议
对于即将踏上备考之路的同学们,我有几点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了解考试流程与内容
日本大学的生产工学部分为两期考试,前后期的考试内容大不相同。报考前一定要仔细确认考试要求和出愿时间,避免因疏忽而错失良机。
面试稿的准备不可忽视
即使在二期考试中不要求提前提交志望理由书,面试环节仍然是考查的重头戏。建议大家在备考期间多花时间在面试稿的撰写和模拟练习上,尽可能把自己的优势和未来规划展示得淋漓尽致。
提前调研录取比例
不同学科的录取难度存在差异,报考前一定要仔细调研各科目的录取比例和历史数据,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盲目报考那些录取率极低的学科。
保持自律和持续改进的精神
备考的过程是一场持久战,只有不断自我反思、积极改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备考的路上,充满了泪水与汗水,也闪烁着成功的曙光。每一位勇敢追梦的人,都是自己命运的掌舵者。愿所有正在努力奋斗的同学们,都能在坚持与调整中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以上就是本期的分享
/
让我们再次恭喜裴同学:
致远之行,收获Offer与远方!
如果您也想顺利合格目标校,
欢迎联系小远~
我们会为你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小远微信ID:zyyy_edu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