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21日 作者:致远尚升
确定目标:早在高三下学期的坚定决心
回想当时,正值高三下学期的紧张复习期,我却做出了一个看似大胆的决定——出国留学。
虽然国内的高考压力巨大,但我始终对日本文化和学术环境心存向往,梦想着能在异国他乡追寻更为广阔的学术天地。于是,我果断选择通过语言学校赴日,并为之后的升学考试做足了准备。
在国内,我就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抓紧学习日语,并努力通过了N2级别考试。这个阶段的积累,为后续的EJU(日本留学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借着较早确定留学目标和充分的前期准备,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备考规划:12个月的系统训练与突破
备考方式:线下学习与自主提升并重
我的备考总时长为12个月,这一年中,我选择了线下培训的方式来系统地学习和准备。到日本后,我第一时间进入了语言学校,迅速融入了全日制的学习环境。语言学校不仅让我快速提升了日语水平,还为我后续参加EJU考试提供了一个稳定而专业的平台。
在语言学校,我报读了EJU课程,并参加了2024年度6月和11月两次考试。课堂上,老师们详细讲解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而课后,我常常到塾内的自习室坚持自学、背诵和练习。
或许正是这种主动学习和自我驱动的精神,使得我的理科成绩在考试中表现突出——理科总分达到了120分,其中生物58分、化学62分,而数学则拿下了111分;同时,日语部分取得了255分的成绩。
学习过程及心得:主动提问与实践锻炼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深知仅仅依靠课堂知识是不够的。于是,我时常主动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不论是学科内容上的困惑,还是考试技巧的摸索,我都毫不犹豫地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求助。正是这种求知若渴的态度,使我在紧张备考中保持了持续的进步。
同时,面对面试环节的压力,我也下了不少功夫。由于我之前受国内教育模式的影响,对于自己未来究竟想攻读的学科方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最初考虑的是兽医学,后来又犹豫于药学,最终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应用分子化学这一方向。
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心理斗争,但正是在不断探索和反思中,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申请材料准备:全方位的支持与细致指导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课堂学习和自习之外,申请材料的准备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需要提交的不仅有各类证明材料,还有志望理由书以及研究计划书等书类材料。回顾这一过程,我深刻体会到:
及时通知与规划
学校老师始终提醒我们要提前准备出愿材料。正是在他们的督促下,我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时间节点,避免了临时抱佛脚的尴尬局面。
明确研究方向
在申请前,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帮助我了解各个研究室的研究方向,协助我明确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通过多次讨论,我最终确定了攻读应用分子化学的决心,并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研究方向。
修改与模拟
面对志望理由书和面试稿的写作,老师们耐心地帮我修改、补充和润色,不断指出我在表达逻辑和语言组织上的不足。为了让我在真实面试中更加从容,他们还组织了多次模拟面试,从低档次到高档次,层层递进地进行实战演练。
通过反复的实践,我逐渐学会了如何用平常心去应对突如其来的提问,并在真实面试中自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学习计划。
考试内容解析:笔试与面试的双重挑战
对于我所报考的日本大学生産工学部来说,留学生入试(二期)的考试主要以面试为主,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笔试。这意味着,在面试环节中,我必须通过现场的问答充分表达出自己对专业的热爱以及未来的学习规划。
1. 面试形式与现场氛围
面试当天,我来到日本大学的校区,面对的是两位教授组成的面试官团队。整个面试过程既充满正式感,也带有些许轻松的日常对话气息。
教授们在认真倾听我讲述自己志望理由的同时,也会不时抛出一些日常性的问题,考察我的临场反应和综合能力。
常见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选择应用分子化学科?
这个问题几乎成了面试中的“必问题”。教授们希望听到我对这个学科的热情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规划。
学费由谁负担?
这类问题既涉及家庭背景,也考验学生对于未来生活规划的考虑。
入学之后除了学习还有什么计划?
通过这个问题,教授们了解学生是否有清晰的自我管理和发展规划。
今天怎么坐电车来学校的?
这一看似琐碎的问题,实际上考察的是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细节观察力。
现在是否有打工?
对于一个准备留学的学生来说,是否有兼职经验也反映了其对异国生活的适应能力。
2. 面试中的心得与反思
刚开始面对面试时,我曾感到紧张,尤其是对那些与自己专业看似无关的日常问题总是担心回答不够“漂亮”。
但是,在一次次模拟面试和现实中的实践中,我逐渐明白:教授们并不要求我们在每个问题上都要给出完美无缺的答案,而是更看重一个学生整体的态度、思考过程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因此,我开始放下包袱,用平常心去回答每一个问题。正是这种从容与自信,让我最终在面试中表现得游刃有余。
备考特点:自律与主动并存的成长之路
整个备考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分数的提升,更多的是在过程中培养出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回顾这段经历,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备考特点:
1.自觉性极强
无论是在语言学校的课堂上,还是在自习室里,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觉性。即使没有老师在场,我也会主动复习和背诵面试稿,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错。
2.积极提问与反馈
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向老师请教,并认真记录他们的建议。正是这种不耻下问的态度,使得我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
3.循序渐进的考试规划
在备考过程中,我按照低、中、高三个档次的目标,逐步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老师的指导让我明白,盲目地冲刺并不是最佳策略,稳扎稳打、按部就班地提升才是成功的关键。
4.多角度准备面试
针对面试环节,我不仅准备了志望理由书,还通过模拟面试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回答。通过不断实践,我逐渐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在正式面试中展现了真实而自信的自我。
对未来考生的建议:稳中求进,面面俱到
经历了这段充实而又充满挑战的备考之旅,我深知每个考生在申请日本大学时都将面临不同的考验。借此机会,我想给未来准备报考日本大学生产工学部的同学们一些建议:
1.明确考试期次及内容
日本大学的生产工学部分为两期考试,前后期考试内容完全不同。建议大家在考前务必确认清楚自己所报考的期次及具体考试要求。如果是参加二期考试,虽然不需要提前准备志望理由书,但面试环节仍然是重中之重,不能掉以轻心。
2.精心准备面试稿
由于面试主要考察的是你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下工夫准备面试稿。可以通过模拟面试、录音自查和与同学讨论等方式,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回答,争取在真实面试时从容应答。
3.了解目标专业的录取情况
生产工学部下设的各个学科在录取比例和竞争激烈程度上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在报考前,务必多做调查,了解各个学科的报录比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实力和兴趣的方向,避免因信息不全而导致失误。
4.保持良好的心态
面试中除了专业性问题,教授们还会抛出一些生活琐事的问题。对此,建议大家以平常心对待,真实回答,不必过于在意回答的“漂亮与否”。面试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考核,更是你是否适应未来留学生活的一次全面检测。
5.不断总结与反思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每一次模拟面试和真实考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建议大家在每次练习后都进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制定下一步的改进计划。只有不断总结,才能在考试中不断进步,达到预期目标。
结语:走向未来的每一步都值得铭记
对于所有立志留学的学子来说,备考的路上难免会有波折和迷茫。但只要你敢于下定决心、主动寻求帮助、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前行,梦想终将会在不远的未来实现。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一路上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和家人。也祝愿所有梦想出国留学的同学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以上就是本期的分享
/
让我们再次恭喜刘同学:
致远之行,收获Offer与远方!
如果您也想顺利合格目标校,
欢迎联系小远~
我们会为你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小远微信ID:zyyy_edu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