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5日 作者:致远尚升
通常来说,当你进入到面试阶段,就证明你离合格不远了。如果在这最后阶段“掉链子”,想必最后悔的一定是你本人,你会纠结“为什么我没提前想到这个”。
那么,对于即将面对面试的各位同学们来说,准备的早不如准备的巧。即使是作为临门一脚的面试突击,也希望你能耐心的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获!
不管在哪个国家,面试的着装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你可以听到一些合格的前辈说自己当时是穿着t恤和凉拖参加面试的,但是这是个例,如果你没有100%上岸的自信,那么“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好好遵守以下规则:
1.着装
◆标配:纯色衬衫(白色为佳)+西装裤(裙)/深色长裤;
◆避开:牛仔裤、拖鞋、运动鞋;
◆切忌:夸张首饰、浓香水、破洞衣物。
2.进出考场礼仪
◆入场:
敲门2下 → 听到「どうぞ」后 → 开门说「失礼します」
→ 进门鞠躬 → 侧身关门(勿背对教授) → 站定说:
「失礼します。(名字+考号)と申します。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退场:
起身鞠躬 →
「本日は貴重なお時間を頂きまし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それでは失礼します」
→ 走到门口 → 转身鞠躬 → 「失礼します」(轻声关门)
◆PS:线上面试也可以参考,只用稍微鞠躬+说问候语结束语
大多数同学都不是日语母语者,因此日语有口音或者不能每一句都精准听清很正常,一般来说教授都会理解留学生的。因此,不怯场,大声且自信,没听清时第一时间询问而不是胡乱凭感觉回答,这3点是基础。
接下来是一些细节上的建议:
1.规范的回答
◆开场回答:はい。私は~と考えております。
◆没听清:すみません、よく聞こえなかったので、もう一度お願いできますか。
◆不确定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恐れ入りますが、今のご質問の趣旨(しゅし)はxxという理解で間違いありませんでしょうか。
◆被质疑时先肯定:ご指摘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確かに~の点は改善可能だと認識しております。
◆结束回答:以上です。
2.自然的回答
◆自然接茬而不是一眼背稿:そうですね。(开头)
◆不能立刻回答时: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ちょっと考え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真的不会时: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これは確かに私の勉強不足です。面接終わってからしっかり勉強いたします。
温馨提示:有适当的口语词(「えー」「あのー」)是正常的,可以更自然,让教授认为你在思考而不是在背稿,但不要每句话都有口语词。
面试时的微表情和动作十分重要!很多教授会更喜欢笑眯眯的、看上去好相处的学生,即使有些问题答不上来,保持笑容和大方得体的回答也可以俘获教授。因此,一定要格外注意眼神和姿态,保持自信。
1.眼神与表情
◆眼神不要飘忽:盯住教授眉心或鼻梁(避免直视眼睛的压力);即使不是每个教授都抬头看着你,也尽量每回答完一个问题,环视所有教授一次(体现尊重)。
◆保持笑容:笑容是体现自信和亲和力的最佳武器,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2.姿态
◆坐姿矫正:坐椅子的前1/2,后背挺直;双手交叠放大腿,手肘轻贴身体(避免小动作)。
1.自我介绍
实际上有些面试时间短的学校是不需要自我介绍的,但准备一个万能的自我介绍也算是面试的基础。有些学校之所以不需要自我介绍,是因为这会转化成对你的研究计划书或者志望理由的提问,没必要重复介绍一遍。
所以当我们准备自我介绍时,不要介绍书类材料里已经有的内容,简短的说明自己的考号和姓名、出身、何时来到日本、本科的专业等等,给一个教授看材料的缓冲时间即可。
2.研究计划的介绍
能否在有限的内容里清晰的介绍自己的研究计划是判断自身对研究计划书的了解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需要控制在1分钟左右,并不需要从研究背景到研究意义全部介绍一遍,重点介绍研究中自己的原创部分,比如弥补了先行研究中的哪些不足、有助于解决实际存在的哪些问题等。
3.先行研究相关
关于这部分,可能会有“你的研究和先行研究的区别是?”“先行研究哪里有不足?依据是什么?”“你是如何参考先行研究的?”“解释一篇或几篇你的核心参考文献的内容”。注意尽量引用核心期刊的文献,否则在面试时被教授追问先行研究是否有参考价值时会答不上来。
4.研究计划书本身
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的研究计划书很可能是不成熟的、有缺陷的,面试中致命的不是你的计划书不完美,而是你自己没意识到它并不完美。
你可能会被问到“这一部分的逻辑是什么?”“对于潜在的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想做这个研究?/为什么是你来做这个研究?”“这个研究如果成功了,会给谁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选择了其中一个变量?”
针对这一部分,首先筛选你自己觉得有欠缺的部分进行准备,之后多给老师和前辈看一看,收集他们会提出的问题。
5.研究方法
研究计划书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研究的可行性。你要不参考了先行文献的研究方法、要不根据自己的研究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任何一种都需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而关于研究方法是否可行,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大部分修士学生能获取的数据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甚至是问卷调查对象的研究,99%会被问到打算如何收集数据,数据收集不够怎么办。
这个问题没有万全的解决方法,除非你有自己的内部渠道,不然就乖乖承认可能存在的困难、以及想2-3个如何提升数据收集量的方法或者数据不够时的补救方法。
6.志望理由
因为你的志望教授会带你一起做2年的研究,因此你们2人是否合得来是教授非常在意的点。
我们在面试时肯定会准备“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为什么选择志望教授?”这两个问题,一定不要公式化的回答课程有挑战性、教授研究方向合适这样的内容,而是要展示自己的独特性。
一些更私人化的回答,比如学校地理位置好有利于劳逸结合、教授的某一本书或某一篇研究自己很喜欢,才是真正能让教授有共感的回答。
7.未来的进路
99%的教授都希望收进来的学生能够继续读博士,如果你没有考虑好继续读博还是就职,可以说你现在正在考虑继续读博,比摇摆不定让教授担心你的计划能力要强。
但是也不代表无论是真是假都要说自己要读博,真正有就职准备的同学当然可以表达自己未来就职的打算以及现在的具体计划,这是展示你对未来的规划能力的好机会。
1.教授无表情≠不合格!
可能是在测试抗压能力,或者就是在压力面。面试是可能会出现唱红脸和唱白脸的教授搭配,也有可能全是严肃的教授,首先不能自己心态崩盘,自己都崩盘了也很难应对任何提问了。
2.卡壳时救场
想不好如何回答时不要“没活硬整”,回答的不知所云反而可能被继续追问然后越答越差。老老实实的表达出来,留给自己足够的缓冲时间。按照“少しお時間いただけますか? → 10秒内整理 → では、以下のように考えます”来走。
3.决胜心态
教授知道你会紧张!保持笑容+态度端正+逻辑清晰就能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大学院面试准备的几个要点。在这之中,你需要记住的是:“没有人能100%的做好准备”,现实中总有突发状况和意想不到的问题,不要过分依赖你的面试稿,学会真正的临场思维和独立思考!
最后也祝愿大家都能合格梦校~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模拟面试需求的小伙伴赶紧联系小远协助,小远在这里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好好把握面试环节,最后成功拿到自己心仪学校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