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攻略

课程推荐
了解更多

98%就业率!被中国家长嫌弃的3个日本"土专业"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02日    作者:致远尚升

“你知道吗?我同学进了厚生劳动省,毕业才一年。”

“真的假的?她学什么的?”

“食物营养学。”

“……营养学?不是学做菜的吗?”


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对话,却戳中无数留学生的心声。


在很多中国家庭眼中,留学就该学点“高大上”的专业——商学、法律、计算机,才“有前途”;而那些听都没听过的“社会福祉学”“看护学”“营养学”,不是“伺候人”,就是“端盘子”,连讨论的兴趣都没有。


但你可能想不到,这些在父母看来毫不起眼的“冷门专业”,却是日本就职率最高、发展路径最清晰、社会需求最旺盛的黄金赛道。


甚至,有些学部的就业率高达98%、国家资格考试通过率接近100%,远胜许多耳熟能详的热门学科。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这些“冷门专业”在日本这么吃香?

又为何它们在中国家长眼中如此“不体面”?

如果你正面临留学专业选择的分歧,这些“被误解的宝藏专业”,会不会正是你的机会?


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聊聊那些“就职率惊人却被严重低估”的日本学部,如何在社会需求与教育体系的双重加持下,悄悄成为真正的留学优解



01|在日本,就业率高≠专业名称高大上


很多人误以为,就职率最高的专业,应该是金融、IT、法律、医学这些传统的“金饭碗”。但实际情况是,日本大学中很多就业率最高的学部,名字却一点也不“高大上”,甚至听起来还挺“生活化”。


比如:


社会福祉学部:就业率高达97%以上,很多学校甚至是满额就业;



医疗看护学部:顺天堂大学的护士国家考试合格率100%,毕业生多数直接入职附属医院;



食物营养学科:御茶水女子大学的毕业生,许多人就职于厚生劳动省、食品研发企业、营养监管机构等。



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

注重实践教学,实习机会丰富;

对接国家资格认证,就业门槛明确;

专业对口率高,就职路径清晰;

与日本社会发展的长期需求密切相关。


这些优势,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日本的大学生中,这些专业非常热门、非常抢手,而在中国家长眼中,却始终不受“重视”。



02|被误解的专业,才是真正对口稳定的"潜力股"


让我们一个个拆解这些“冷门专业”背后的“真相”:


社会福祉学部|不只是“伺候老人”,而是国家政策核心


“社会福祉”,在中国可能被简单理解为“养老护理”,甚至是“照顾人”的体力活。但在日本,这个专业早已成为政策重点扶持的方向。


社会福祉学部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习:

■老龄社会政策、福利法律、心理健康辅导;

■残障者支援、家庭咨询、青少年辅导;

■社会工作实践、行政机构运营等课程。


并且可以考取:

■社会福祉士(国家资格)

■介护福祉士(国家资格)

■精神保健福祉士(国家资格)



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

■市区町村的福祉事务所;

■医院与精神康复中心;

■福利设施、社会工作机构;

■教育机构、NPO/NGO组织等。


这些工作不仅稳定,待遇逐年提升,甚至许多地方政府为吸引人才还会提供住房补助、资格培训支持等。


医疗看护学部|高含金量资格 + 直通附属医院的稳定就业


提到“护士”这个词,在中国很多家长脑海中会自动浮现“辛苦、低收入、前景不清晰”等刻板印象。但在日本,这完全是另一个画风。


日本的护士、助产士、保健士属于国家高度职业化体系,地位高、收入稳定、职业发展清晰。


以顺天堂大学为例:

■拥有6家自有附属医院,实习机会充足;

■国家资格考试合格率高达99%以上;

■护理科学生可直升附属医院,避免二次求职焦虑。


此外,看护学部还开设有老年护理、急救护理、社区医疗、国际医疗合作等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路径。


食物营养学科|从“做饭”误解中走出来的营养战略核心


说到“营养学”,中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厨艺学校”。但日本的营养学是公共健康、食品安全、产业监管的核心组成部分。


课程设置涵盖:

■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营养生理学;

■公共健康政策、食品法规、实验营养学;

■食品企划与开发、营养咨询实务等。


学生毕业后可考取:

■营养士

■管理营养士(国家考试)



就业领域包括:

■政府机关(如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

■医疗机构、学校营养管理部门;

■食品/保健品企业研发与品控部门;

■食品企业新产品设计/配方研发岗位。


这些岗位,既专业对口,又符合未来“健康社会”的发展大趋势。



03|"冷门"背后的真正障碍:家长的观念焦虑


说到底,真正限制学生选择的不是专业本身,而是家长的观念。


很多中国家长的判断逻辑是:

■专业名字听起来陌生 = 不体面;

■听起来像“照顾人” = 低层劳动;

■不在公务员考试目录里 = 没有前途。


于是,“社会福祉”“看护”“营养”这些专业被打入“冷宫”。


但家长们常常忽略两个核心现实:


一是:日本社会高度职业化,服务业并不“低人一等”


日本的社会结构对护理、福祉、营养等行业非常重视,认为这些工作是社会保障的“最后防线”。很多岗位拥有专业认证体系、明确晋升通道和稳定的收入水平。


相较之下,一些传统的“热门专业”,反而因为竞争激烈、对口不清晰,毕业后容易出现“高学历+失业”现象。


二是:学历焦虑、面子文化,误导了真正的价值判断


不少家长将留学当作“镀金”过程,希望孩子拿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专业头衔回来。但却忽视了专业能力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差距。


现实中,很多看似冷门的专业,恰恰是企业与社会迫切需要的岗位。



04|"合适"比"听起来好"更重要:重新定义好专业


那么,什么才是“好专业”?


不一定是高大上的名称,而是:

有明确的就业通道

有对口的实践机会

有国家级资格认证

有社会长期需求支撑


换句话说,比起追求热门名校名专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冷门宝藏”,才是更聪明的留学策略。



05|留学不是完成父母期待,而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开始


我们理解家长们的焦虑,但更希望:

■你们支持孩子探索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

■接纳孩子热爱福祉、健康、医疗等人本导向的专业;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名不响、前途却广”的现实


对学生而言,也希望你们不要轻易因为家长的反对放弃自己热爱的方向,而是用专业的数据和案例去沟通、去说服。


毕竟,人生是你自己的,专业选择也是你未来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联系我们

contact